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

讓我歡喜讓我憂

       今天中午的心情,就像是國民歌王周華健的經典歌曲「讓我歡喜讓我憂」,怎麼說呢? 先說說好消息吧!昨日玉萌提到家中有一大袋的柚子,「可不可以」帶來學校分享。當老師的我,高興都來不及了,怎們忍心拒絕!居然有人願意不遠千里迢迢,駝著一大袋的柚子,從家中一步步地抵達學校,到了還得攀登五層高樓,送進教室;一到中午,顧不得自己午餐尚未完食,便惦記著趕緊「殺柚子」犒賞大家一上午被殺光的腦細胞,其情可憫啊,這麼貼心的孩子,是不是該有點心靈的獎勵?於是乎,我默默陪著「殺柚子」「呷柚子」的一群人,開心地替他們留下中秋前與柚子的倩影,同時,也在觀察這一群人又是如何相處?
  
 吃得開心,玩得有趣(剝柚子還真的需要點體力),但最後的收拾可就真的考驗大家的默契了。果不其然,最投入的永遠要做最多。帶著柚子的女孩,磨刀霍霍向綠柚之後,眾人品嘗著水滴般柚肉的香甜與多汁,還調皮地到了半頂的柚子帽;但盡心盡力的整理了桌椅地上的柚子果肉可就寥寥無幾。首先看見柚子女孩忙不過來的,有人伸手幫了清洗桌墊;也有人開始拖了地板,當然,還是有人繼續享用手中僅存的美味,渾然不知自己組嘴裡吃了甜美的柚肉,心裡卻忘了也可以跟著甜美一下......
  再來說說國語閱讀寫作的作品吧。當初寫作,希望孩子除了自己完成信件外,更希望透過信件,反身想想如果是自己的父親寫信,自己回信,是否更有感觸?於是,批改完大家的回信後,我深深發現:原來,我們都太過執著於「作業」兩個字。
  寫這封兩信,除了檢視自己是不是懂了陸游父親的用意,還有更深一層的寫作用意:表達內心。想像自己是父親,其實反映出希望父親關懷自己什麼;收到同學想像父親的關愛,除了讀懂內容,更重要的是想告訴父親自己有多少疑惑、想法、以及感謝深埋在內心深處,透過這樣的自由發揮,把心裡話寫出來。孩子們的作品,多半做到了理解課文重點,但是在情意上,似乎沒有切中寫作的最大好處:讓心更敏銳。
  於是乎,我讓孩子有機會重新檢視,希望他們重新看待自己的作品,讓作業不只是表淺的作業交差,更是發自內心的思考呈現;只是,強摘的果實不甜,這學期,我不想硬性強迫重新修正添加內容(那些不認真的,當然還是會送他幾罐心靈雞湯,補一下),強逼只是增強了「這還是作業」的交差觀感。於是,秉持這學期的想法,要自在的學習,而且真的感受到:發自內心的學習才是自己成長的開始。所以,身為老師,我需要「等待」,而心中的「憂」,只好期待有緣的孩子重新遞交自己內心的發現,而後,轉「憂」為「喜」囉!
  最後附上開心的柚子照,孩子,記得要把嘴裡的甜,吃進心坎裡,再用行動分享給周遭的人啊!


 
 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言時,請注意用詞,以及表達清處言論與身份,謝謝。
如果沒有帳號,請選擇「匿名」,就可以輸入想說的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