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

20190112~夢境

昨天晚上做了個夢:
夢境中,我在工作,得知了一項採購案,A為業務需求單位,我負責採購事項,但不知怎麼,討論確認需求後,突然A便開始跟著他的夥伴進行其中一項採購,並且迅速地列出需求,馬上進行;而我卻突然接下了另一伴員該屬於他的業務。
夢境中我可以感覺到對他的怨懟,但更清楚的,是我趕緊想處理完這件事的緊張,於是找了同事B,熟稔這項業務的同事。可來來回回尋求協助的過程裡,先是一幕B同事在A行動前就規劃完畢的畫面;可我遇到了這A突然來的舉動,再度尋求B確認時,先是發現B在休息,醒了又跟我談其他非關緊要的事,接著才說出對此案的看法,可卻沒有任何行動上。
於是,我直接選擇找齊所有的資料,目的就是盡快的完成規劃與執行,期間還瞥見A順利進行中的畫面,直到我想出辦法解決,也刪除不必要的考量後,鬧鐘響了......。

週六一早,把自己的夢記下,這是第一次試著這麼做,夢境中的慌張與當下的不知所措太過真實,總覺得反映出自己心裡真正的問題:
1.不喜歡出乎意料的變動:
大多數人也許是如此,超乎規劃預期的事件總是讓我心有擔憂,有時甚至是拿著未見的壓力嚇自己。長久以來都有這樣的思考習慣,正面來說,外人會認為我是未雨綢繆,能積極負責;但我心中總有股「不能擺爛丟臉」的聲音,所以寧可早早行動。也因此,更不希望早早行動規劃之事,有任何超出意料的事件。反之,也許是不喜歡臨時的變動,更甚者,隨機應變反應不足吧!。
2.第一時間想尋求他人的解套:
對外求助,是大腦避免過度耗能的一個機制。選擇了這樣的方法並無不對。但問題就在於這樣的夢境,讓人感覺到自己有些手足無措,甚至軟弱得只想請別人幫助理出一條解決之道,或者換個方式說,對於自己下的解決方案不夠有信心,不斷地要找人徵詢。是否,這意味著肩膀不夠,不太願意承擔責任的深層想法?
3.最後都是選擇默默地完成
事件發生了仍舊要完成,即便先前壓力或困擾不少,但最後都是選擇獨立完成,擾了一大圈徵詢與訴說的過程,最後事情當然是落在自己身上.這也不是什麼豐功偉業,畢竟最後會認知是自己的「責任」範圍,至於是不是「心甘情願」,有時也不得而知。
這一場夢,似乎在告訴自己去發現弱點與工作心態,有時總覺得毅力不足,意志力不堅,想完成的事卻㽪有自己忙碌的理由。
這樣下去2019目標可會越來越遠,得趕緊調整才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言時,請注意用詞,以及表達清處言論與身份,謝謝。
如果沒有帳號,請選擇「匿名」,就可以輸入想說的話。